江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2022年度质量报告

时间: 2023-05-02 09:28 来源: 校库网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江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设立于2004年,前身为创办于1986年的新余中等科技学校,今年正式并入江西南铁技工学校(江西鼎锐职业教育集团),长期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以“做人为本,技能立身,教产合作,校企一体”为校训,以“实训基地、技师摇篮、和谐校园”为创建目标,以“文化合格、品行优良、技能过硬”为培养目标,通过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学校管理,完善办学条件,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

学校占地面积73072.48平方米(约109.6亩),其中老校区占地18405.54平方米,新校区54666.94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4035.07平方米,其中老校区建筑面积17124.52平方米,新校区建筑面积26910.55平方米;学校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专业教师48人,占比78.69%;双师型教师25人,占专任教师的52.08%;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教师13人,占专任教师的27.08%。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精神,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进一步推动该市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号召,结合该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需求及学校实际,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同江西新余南铁技工学校、江西东南智慧技工学校、新余铁道职业培训学校、江西华中医卫技工学校组建成江西鼎锐职业教育联盟,建立起一个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以高职教育为导向、以轨道交通行业为引领,覆盖工、文、理三大学科的基础技能专业的职业教育联盟,打造具有相当规模、专业齐全、模式特色、理念超前的中职教育平台。

说明: 董事长彭扬主持会议1

成立鼎锐职业教育联盟

通过组建职业教育联盟,可以充分发挥龙头学校的骨干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职业院校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促进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和“零距离对接”,形成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以此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促进该市职业教育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今年以来,学校发挥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先后与新余洋坊铁路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南昌维管股、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轨运营维管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长沙轨道交通集团、深圳智邦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江西爱婴教育有限公司、新余高新实验幼儿园等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通过“订单式培养”和“零距离对接”,在学校设立企业冠名班,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讲课,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学生到企业见习的形式,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专业教师48人,占比78.69%;双师型教师25人,占专任教师的52.08%;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教师13人,占专任教师的27.08%。

1.3设施设备

学校实训设备总值1184.7万元,有在校生1092人,生均设备值10848.9元。

有计算机房6个(电脑220台);有电气化铁路供电实训基地1个,占地39.93亩;有电子电工实训室、舞蹈房、琴房、绘画室、练功房、无人机实训室、VR实训室、健康护理实训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等20多个。

有教学用计算机220台,生均达1台/4.96人;有教师用计算机82台,达到人手1台;所有教室均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已覆盖整个校园,建设了智慧校园系统。

学校图书室藏书40293册,生均藏书36.9册;有各种报刊81种。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功能,加快职业教育培训的步伐,为市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秉承“崇尚科学、以德育人”的校训,已形成良好的“博学、多才、务实、创新”的学风。坚定不移地面向全市城乡广泛地开展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国家建设贡献应有的热量和能力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课程,加强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素质。把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相结合。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业余爱好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做到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并重。要培养出“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又具备远大的个人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的中职毕业生。

说明: 1675666664996

以立德树人为引导,为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

2.2在校体验

学校对2020级秋季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82份,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回收了47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97.5%。其中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7.3%;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6%;实习实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数的99%。

2.3资助情况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免学费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始终把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和免学费工作摆在管理的重要位置上。中职学生全部实现免学费。

2.4就业质量

2022年毕业生数是690人,就业人数676人,就业率97.97%,对口就业率83.20%,初次就业起薪平均3800元以上。

2.5职业发展

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重视,促使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要求学生能“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在教育教学中,学校根据教学大纲、技能标准以及合作单位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规范等要求,合理制定实施教学计划,熟悉并掌握相关专业一系列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让学生步入单位后能尽快适应单位对员工的要求。通过强化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来培养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基础知识是创新创业的基石,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关键,让学生意识到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如何获取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毕业生实习就业前均接受就业和创业指导,同时还进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和安全观的教育,以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研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摒弃以往“小而全”的办学理念,在特色专业上下功夫。细化专业方向,加强对老专业改造,做强传统专业,做精优势专业。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做大做强,结合师资校情,不贪多,围绕计算机专业优势快速形成规模和影响。

3.2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教育教学要求,设置了以下公共基础课程:数学、语文、英语、体育、健康、礼仪、政治。分别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每门课每周2学时。而在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运输服务和学前教育等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分别设有公共专业基础课,依据教学安排进行课时设置,每门课程根据教学计划设置不同的课时。专业的设置上,学校坚持就业就是专业设置的导向,合理地设置。

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越来越趋向于更专业化和技能化。教师队伍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积累很多已不适应社会需求,跟不上社会步伐,即迫切需要整体上的快速转变,迅速提高,更需要快速培养一批新的专业骨干和领头人。学校在继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技术教师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和教研人员队伍这四支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师资队伍的教育提高。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举办公开课、优秀课评比赛,举办优秀课、优秀教研成果展等活动,调动全体教师钻研业务,提高工作能力。开展培训。按专业选送优秀教师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举办的“双师型”教师培训班学习,向各类大专院校,相关企业选送相关教师进行学习深造和实践锻炼。根据专业设置和教师知识结构需要,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金融、贸易、国际形势和就业等方面的报告讲座,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通过打造一支过得硬、叫得响、能实践、善应变的优秀教师团队,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选用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的配套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层次选取教材内容。教师不仅要会选用教材,还要善用教材资源,还能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开发课程。根据每个循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条件编写适合学生状态和教学环境的校本教材。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养,组织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双师”水平。近年来共有30多人次教师参加了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及其他培训,教师学习了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新技能,专业理论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更新了教学理念,增长了实战经验,提升了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共同进步。

3.4规范管理情况

学生能不能学到本领,将来能不能顺利就业,学校将来能不能招到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学校始终把对学生的管理摆在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纪律管理、成绩管理、业余时间管理和安全管理。规定的课时必须上满,设置的科目必须考试及格,所有的出勤、考试、违纪等都要有记载,有结论,对学习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要给予奖励,以真正树立良好风尚,做到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

学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领导每天不定期查课,检查教师、学生上课状态,对不认真上课的教师提出批评,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进行量化考核扣分处理。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每周五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强制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教务处每月检查一次教师教案、听课笔记、业务学习、批改作业等。通过检查规范教师的日常业务,并对检查情况在教师会上公布,促进教师努力工作。

学校树立整洁优美、充满活力的新职教形象。一如既往地搞好学校的净化美化、绿化亮化,达到干净整洁,优美宁静;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组织开展好乒乓球竞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丰富教职员工的精神生活;积极参与上级和市内的各项活动以及市本级举办的各类活动,该组队的组队,能派人的派人,以特定的方式展示江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的形象和风貌。

3.5德育工作情况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因此,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开齐德育必修课,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校德育课的顺利实施。坚持“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核心,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礼仪修养》等课程。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发挥校园文化显性育人功能。重视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校园整体设计,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进一步推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增强德育时代感,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了以“新时代中职学生文明风采”为主题的系列竞赛活动。升旗活动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德育活动。学校制定了翔实活动方案,成立了国旗护卫队,以活动为载体,以德育为核心强调全体同学人人参与,给每一个同学展示的机会,使学生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加强团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团组织机构,以培养青年学生成才为落脚点,提高广大团员的业务和思想素质,努力提高团员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每年都举办“高举团旗跟党走”系列活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展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广大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造了一个健康生活,快乐学习,阳光运动的平台。

3.6党建情况

通过各种形式,把深入党的二十大报告落到实处,持续不断的对党员进行理论武装,使党员真正成为事业发展的带头人。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党组织建设更富有时代气息,富有实际成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全校教工的思想统一到跨越式发展的旗帜下。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先后与中铁电气、深圳实邦智能科技和江西红黄蓝幼教集团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现已成为多家企业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基地。学校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弥补专业课教学的不足,加速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组织学生赴基地参加阶段性实习,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

4.2学生实习情况

多年来学校一直实行“教学-实训实习-安置”一体化,中铁电气化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华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实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红黄蓝幼教集团等多家企业和部门建立了长期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或签订了实习、就业合作协议。建立了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校毕业生上岗实习。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语言魅力,让课堂充满活力,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有收获。教学既讲求效率,更追求效果,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得,有所成,毕业生都能有一技之长,得到用人单位、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5.2社会服务

学校充分利用专业师资和设备的有利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的短期培训工作。按照六部委“农民工技能培训阳光工程”规划,学校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再就业培训基地,近两年,学校积极聘请各类专业教师,落实阳光工程政策,全年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近千名,现已全部上岗到位,服务于全市的各企事业单位。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学校把贯彻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采取公开透明的民主管理形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尽最大的能力,投资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环境建设。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严防集体财产流失。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簿,新增固定资产要及时登记入账,因工作需要存放在个人手中的学校财产,工作变动时必须移交回学校。对学校固定资产每年盘查一次,切实做到账物相符,严防集体财产流失。规范财经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做到有计划支出,确保教育经费收支平衡,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经费保障。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做到收支两条线,严格控制差旅费和招待费支出,实行年度限额管理制度,努力做到节约、压缩开支。严禁挤占挪用代收代支资金,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严格遵守教育局财务管理要求,坚持实行收支两条线,坚持校长一支笔审批和“双签制”,认真做好财务公开,自觉接受教师和教代会的监督。

6.2政策措施

学校是拥有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重点目标考核。科学的考核机制是衡量教工的一把标尺,有能力的干部在工作上不怕量化,在重点问题上不怕亮相。学校在继续执行教职工考评办法的同时,各科室、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每个人都制订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任务,细化指标,强化责任。学校采取措施加大考核力度,坚持在一线工作中考核,在实践中考察,在困难面前考验的原则。年底评优评模让成绩说话,让结果说话。通过科学的考核让吃苦的干部不吃亏,让实干的干部得实惠,让重效的干部受重用,让有为的干部有地位。让制度说话,把学校工作从人治到“法”治,从而提高了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

7.特色创新

随着事业的发展,由于原有校园面积小,办学条件差,空间有限,设备陈旧,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原学校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严重限制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加入江西鼎锐职业教育集团后,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教产结合体,实行联合办学,进一步加强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有效推进职业院校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形成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以此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促进该市职业教育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通过联合办学模式,学校规模由原先的18405.54平方米扩大到54666.94平方米,总面积达到73072.48平方米(约109.6亩),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还不够紧密。学生知识和培养很多都是在边缘范围或是肤浅层次,没有完全深入进去,与各相关企业深入联合有待加强。

二是各大企业和用人单位“双证”准入制度还未落实,只重视毕业证,忽视职业技能证书,给职业技能培训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是专业技术教师队伍亟待提高。学校现有教师队伍班底力量薄弱,需要补充学校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专业技术型教师比较缺乏,师资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教师知识陈旧化严重。缺少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于一体的“双师型”、“一体化”专业教师。

四是社会对职教认识不足,岗位适应性培训和专门政策性培训,有政府组织和协调容易开展,面向社会青年待业者的专业技能培训,需公众认识和社会认可,学校在认真地做品牌、做信誉、做声望的同时,明显感到社会认识不够,很多家长宁肯花钱让孩子读完大学在家待业,也不肯参加职教培训后就业。

对于上述问题,学校必须加大办学力度,提高办学质量,安置好学生就业,要大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力度,让全社会认可、支持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大众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在建设和谐发达、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宣传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人民树立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市形成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