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时间: 2022-12-17 18:39 来源: 校库网
1.基本情况

1.1办学规模。2021年,新余市辖区中职学校9所,其中:市属学校8所,全市中职学校(含技校)共招新生19719人,比去年增长25%,在校中职生(含技工院校)48320人,比2020年增长25%。

1.2设施设备。

一年来,通过争取中央、省级资金,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的方式,我市各中职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中等职业学校硬件设施不断改善。2021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仪器设备生均设备值5989.83元,较2020增加963.38元。2021年纸质图书907218册,较2020年减少214912册。2021年电子图书309846册,较2020年增加80251册。

1.3教师队伍。

我市不断推进教师队伍结构改革,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4人,比2020年增加65人;双师型教师408人。其中,高级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13.22%,较2020年增加0.8%;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比3.3%,较2020年减少0.1%。2021年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数96人,比2020年增加18人。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不断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高。认真组织“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工作。通过技能展示、文艺汇演、为民服务、走进企业等形式到初中学校、社区街道、企业开展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素质,向社会传播了职业教育正能量,展示了职业教育新形象。2021年全市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95.30%,较2020年度下降0.02%。体质测评合格率93.10%,较2020年度上升0.08%。在2020-2021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系列竞赛活动一共获奖39个,其中省一等奖2个,省二等奖3个,省三等奖8个,省优秀奖23个,优秀组织奖3个。

2.2就业质量。一年来,我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发展,2021年全市中职学校有应届毕业生5744人,其中就业(含升学)人数5682人,就业率98.92%,对口率86.76%,较2020年度上升11.68%。2021年升入高职高专院校人数3782人,比2020年增加855人。2021年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94.96%,较2020年度上升0.68%,2021年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满意度95.16%,较2020年度上升0.99%。

3.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创建职教体系试验区为引领,高位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一是先行先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验区。召开了全市先行先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验区座谈会,举办了以“创建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验区”为主题的仙女湖夜话。起草了《新余市先行先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验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中。二是出台《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为解决我市职业院校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和制约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进一步加快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补短板、强弱项、创优质步伐,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和市第九次党代会以及市第九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起草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经过了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目前已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送审稿)》报市政府审定。三是出台“一市一策”职业教育工作方案。今年1月,我市率先制定出台了《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方案》和《新余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一市一策”实施方案三年目标表》,对未来三年我市职业教育规模和布局、专业布局、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经费投入、社会服务进行了规划。四是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调度会。4月29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鸿出席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调度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大干快上一批职业教育项目,加快培育更多能工巧匠,全力以赴推动新余市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根据会上职业院校提出的问题困难,提出了解决办法,市政府督查室定期督查推动落实情况。

(二)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不断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一是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深化。组织职业院校与本市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全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全市共有3所中职学校8个专业418余名学生(学徒)在21家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为企事业单位订单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组织职业院校举办招聘会、宣讲会、到企业顶岗实习等,引导毕业生在本地企事业单位就业。全市中职学校2021年共有毕业生5744人,其中450位毕业生在新余企事业单位初步就业,另有1638位学生在新余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缓解了企事业用工困难。三是积极做好企业员工和新型农民培训。江南理工专修学院举办了一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养殖综合培训班,共5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及高素质农民参加了培训。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新钢公司员工举办了通用工种(电工、钳工、焊工)模块化员工培训和办公自动化、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培训人数累计825人。

(三)以规范管理为重点,着力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不断规范招生、学籍和毕业管理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院校管理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全市中职学校(含技校)共招新生19719人,超额完成1.8万的招生计划,比去年增长25%,在校中职生(含技工院校)48320人,比2020年增长25%。全市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在校生总人数为92571人,比2020年增加1.7万人,增长22%。组织人员对全市中职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进行了逐校检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我市中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开展了全市中职学校2021届毕业考试和毕业生资格的审核工作,深入学校逐一核验学生身份,确保毕业生信息的准确和公正。二是组织开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分级评价标准工作。组织人员按照省厅要求,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分级评价,审核了学校上报材料,并报省厅审核。最后共评出A级学校1所,B级学校2所,C级学校4所,D级学校2所。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组织开展了江西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提升巡回培训、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学习与研讨会。组织开展了江西省中职学校特聘兼职教师申报工作,我市中职学校26教师通过省级审核成为特聘兼职教师。

(四)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一是组织开展了2020-2021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系列竞赛活动。制定了活动文件,开展了市级选拔赛,并选送优胜作品报省厅参赛。一共获奖39个,其中省一等奖2个,省二等奖3个,省三等奖8个,省优秀奖23个,优秀组织奖3个。二是组织开展2021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学能力比赛。组织各中职学校开展教学能力校级比赛,进行了市级选拔赛,选拔9件优胜作品参加省级比赛。其中获得省一等奖3个,省二等奖1个,创历史最好比赛成绩。三是组织开展2021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班主任能力比赛和最美班主任竞赛。组织中职学校开展校级比赛,进行了市级选拔赛,推荐3位优胜班主任和2位最美班主任参加省级比赛。四是组织开展来“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制定了《新余市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工作方案》,举办了新余市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瑞峰、市长陈文华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对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活动周的开展提出了要求;组织职业院校按照活动周工作方案开展各项活动,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成就和风采,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五是组织开展了北京京西宾馆选招工作人员工作。联合市委办组织全市职业院校做好北京京西宾馆选招工作人员的校级、市级面试工作,共选拔30人参加省里面试。最后经过省试、体检、政审,共有4位学生被北京京西宾馆录取。六服组织督导职业院校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召开了职业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布置会、学生返校学习调度会、核酸检测布置会等。认真做好疫情排查、统计上报。做好全市职业院校疫情防控期间每日汇总报表和异常情况信息报告。深入开展督促检查和核酸检测。

4.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不够高。职业院校由于招生竞争激烈,学校大部分时间用于招生,加上经费投入不足,实训设备比较落后,“双师型”教师欠缺等,导致办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是校企合作动力不足。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诉求无法很好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技能提升实现可见价值提升没有寻求到合理平衡点。校企合作呈现“职校热、企业冷”形象,企业虽有用工需求,但不稳定,担心合作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够强。我市职业院校招生就业两头在外,8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到市外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就业,在本地企业的就业率偏低。主要原因是本地企业与沿海地区企业相比,待遇较低、企业文化不浓、用工不稳等,导致学生缺乏在本市就业兴趣。

(二)改进措施

一是加快省职教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省职教园区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步伐,优先保障高职院校“专升本”,中职学校创省级达标学校建设,新建新余技师学院、新余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用地需求。加大职业院校退城进园和引校入园力度,加快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和新余司法警官学校仙女湖校区二期建设进程,加快江西体育职业学院、新余新兴产业工程学校、江西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进驻进程。加大职业院校进驻职教园区支持和优惠力度。

二是全力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提质扩容。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稳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加快市职教中心仙女湖校区建设进程,确保2022年投入使用;全力推动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江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建成省级达标校;加快分宜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建设和渝水中等专业学校建设进度,推动分宜职业技术学校回购力度,加大政府投入,早日建成优质公办中职学校,扩大优质公办中职学校学位供给。

三是打造一批精品职业院校。支持市职教中心等中职学校创建江西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省级优质学校。培育建设一批“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一批省级、市级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支持职业院校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创建一批省、市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一批精品职业院校,带动职业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有效增强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

四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我市钢铁、锂电等支柱产业,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组建校企产教融合战略联盟,联合开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企业职工培训等,促进优质资源整合、流动和共享,打造产教融合型城市。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举办各种订单班、培训班,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组织职业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职业培训。积极做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验区工作,打通职业教育发展的上升通道,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