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时间: 2022-12-17 18:45 来源: 校库网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95年,2003年,经省教育厅评估并报省政府批准,同意我校为省属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我校是一所民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址在新余市高新开发区渝东大道818号。

1.2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3326人,2020年共招收全日制学生870人,生源主要来自本市及周边地区,本市学生占36%、省内学生占86%、省外学生占14%,男女生比例1.3:1,住校生占100%,目前在校生规模达2500人以上。学校开设有护理、计算机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11个专业,其中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

1.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26人,其中188人为专任教师,专业教师149人,占本校专任教师79.26%,生师比为1:17.69。中级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3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74%,“双师型”教师14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9.39%。

1.4设施设备

2021年,学校现有3个校内实训基地、50个实训室(区),满足了各专业的实训教学需求。严格遵循“教学、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一体化及专业群建设要求。

学校图书馆建有师生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各类藏书11万余册,2021年新增纸质图书1万余册、更新电子图书3000余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坚持“文化合格、品行优良、技能过硬”的人才培养理念。持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抓好学生文化课学业水平测试、专业技能鉴定、体质动态测评等工作,学生综合素质优良。

2.1.1思想道德融入课堂教学

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针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和困惑,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中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品质。

2.1.2注重课程开设,开展综合测评

坚持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学校制定了《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发展三年规划2020--2022》,实施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多形式文体活动,丰富学生在校生活,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5%以上、专业课合格率96%以上;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有序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开齐、开足体育课(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每周开设一至二节体能训练课)。加强学生体质监控,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为97%以上。

2.2在校体验

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积淀,在理论课和专业课及实训课的教学中,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学校构建多样课余生活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

学校安排负责老师指导学生在学习之余组建了校礼仪队、卧龙书法等多个兴趣小组,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打造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在疫情常态化的大局下,以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为前提,专业方面,我校组织了针对各专业特点的各类活动包括:数控车工、电工技能、电子商务专业PS图片处理、汽车发动机组装大比拼、礼仪展示、校园摄影大赛、文字录入、word排版、校园英语作文比赛、英语单词速记等。在文娱活动方面,开展了文化艺术节大活动包括书法、绘画、合唱和舞蹈等活动,覆盖了学校所有专业技能课程。

2.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按国家资助政策把关资助工作,切实落实省、市学生资助管理各项文件精神,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关资助申报审核流程,将民生工程落到实处。2021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受助人数437人,金额43.7万元;2021秋季学期国家助学金受助人数435人,金额43.5万元。

2.4就业质量

(一)就业人数和就业率

2021年,毕业生总人数为998人,就业学生数为600人,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升造人数为383人,就业率98.49%;对口就业学生数562人,对口就业率为93.67%。

(二)产业就业分布情况

1.就业产业分布情况。学校现有毕业生受所就读专业限制,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60人,占专业就业学生数的30.31%;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8人,占专业就业学生数的69.69%。

2.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在本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0人,占专业就业学生数的15.15%;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68人,占专业就业学生数的85.85%。

3.就业渠道情况。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91人,占专业就业学生数的96.46%;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7人,占专业就业学生数的3.53%。学校不允许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推荐毕业生就业。

(三)专业大类就业情况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划分的19个专业类别标准,我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专业:

1.财经商贸类:毕业生数57人,就业人数55人,对口就业人数53人,对口就业率96.36%

2.能源与新能源类:毕业生数17人,就业人数16人,对口就业人数16人,对口就业率100%;

3.交通运输类:毕业生数113人,就业人数111人,对口就业人数108人,对口就业率97.30%;

4.加工制造类:毕业生数60人,就业人数57人,对口就业人数52人,对口就业率91.22%;

5.教育类:毕业生数122人,就业人数120人,对口就业人数110人,对口就业率91.67%;

6.轻纺食品类:毕业生数22人,就业人数21人,对口就业人数21人,对口就业率100%;

7.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数77人,就业人数75人,对口就业人数74人,对口就业率98.67%;

8.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毕业生数19人,就业人数17人,对口就业人数15人,对口就业率88.24%;

9.医药卫生类:毕业生数113人,就业人数113人,对口就业人数113人,对口就业率100%;

从专业分类看,对口专业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医药卫生类、能源与新能源类和轻纺食品类,对口专业就业率高达100%;其次是信息技术类,对口专业就业率为98.67%,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对口专业就业率最低。

二、就业质量基本情况

1.签订就业合同情况

2021年我校直接就业的198位毕业生中,有173人签订1—3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87.37%;有25人签订1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12.63%;毕业生就业合同期限较长,为毕业生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2.毕业生就业起薪情况

2021年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54人起薪介于2501元和3000元(含)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27.27%;有34人起薪介于3001元和4000元(含)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17.17%;有110人起薪高于4000元,占直接就业学生55.56%。数据表明,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3.毕业生享有劳动保险情况

2021年,直接就业学生中享有三险的人数为45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22.72%;享有五险的人数为68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34.34%;享有三险一金的人数为40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20.20%;享有五险一金的人数为45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22.72%。数据表明,大多数合作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学生购买了劳动保险,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三、毕业生获得资格证书情况

2021年学校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572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95.33%。主要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普通话证、电工证、制图员、会计上岗证、钳工证等。

四、就业满意度情况

通过对2021年就业学生600人的调查了解,比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为544人,占调查人数的90.66%,无法评估35人,占调查人数的5.83%,不满意为21人,占调查人数的3.5%。

2.5职业发展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养成、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逐年提高。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岗位工作需要,基本做到了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造就了较强的岗位迁移能力,能够很快适应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的工作需要。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为了突出专业建设,学校成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建立并完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每月召开教研组会议,把握各专业学生成长和课程发展动态。每学期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就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及实训室建设、技能培养方向和学业考核机制等进行积极探讨并调整。

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我们建立了基于课程设置调整、课程标准调整、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技能体系内容调整和评价方式的调整的《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发展三年规划2020--2022》。重新调整了《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规划》,规划了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能源与新能源类、轻纺食品类、医药卫生类和教育类特色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匹配。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根据《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发展三年规划2020--2022》,经过每学期的教学工作研讨会,编制和滚动修订课程体系标准。课程体系建设凸显专业化、信息化和技能化教学要求。修制订过程中,以部颁大纲为指导,以学校现有实际条件为基准,坚持“一专一案”,制定了《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提高各专业中的课程体系的指导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适应。

3.2.2专业设置科学合理

学校目前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能源与新能源类、轻纺食品类、医药卫生类和教育类特色专业群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的专业群体系。专业群中含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数控为主的共11个专业,其中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

3.2.3课程建设标准严格

课程建设以部颁大纲课程标准为准绳,专业严格按照《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三类,为了策应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需要,学校将进一步按照部颁课标制定课程标准的三类课程学时的比例要求,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

3.2.4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

一是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工作。本校积极组织护理、数控技术应用和幼儿保育专业优秀学生参加了2021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二是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新途径,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应国家人才需求,我校本年度安排了三百多人进行实习,其中19级护理专业196人的学生赴江西省内6所三甲上医院进行教学见习,切实的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学生和企业反响热烈。

三是强化技能评价模式。学校举办了大型文化艺术节,共开展含数控车工等26个比赛项目。通过活动,促学风正校风,全面提升学生技能培养水平。

四是深化培养机制。完成了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试点专业34个“1+X”证书的申报工作。完成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证书、财务共享证书、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快递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老年照护技能等级证书、社交电商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界面设计证书的考核站点申报。我校计划在2022年暑期之前完成电子商务专业社交电商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计算机应用专业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证书试点考试计划,另外,其他专业证书考核也在逐步安排。

3.2.5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2019年,通过政府采购建设了4号机房,项目资金1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学校办公区和教室的无线网络覆盖,教师和学生可在办公区和教室实现无线漫游,为教学平台运用搭建好网络基础;2020年建设了电商实训机房两个,项目投资20余万元,保证所有电商专业的学生来年在学校内进行实训。2021年学校继续投资70余万元,建设、更新完成了2、7、8、22、23、24、25号共计七个新机房,保障了20、21级学生的上机课程的要求。并且将学校管理平台和一卡通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并在全体班主任的配合下全面推行一卡通系统,学生的一卡通可实现校卡、就餐卡、购物卡、门禁卡功能,同时可在手机APP上查询余额和消费详情。启用学生手机APP请假流程,简化审批流程并节约纸张使用。

3.2.6教材选用日趋规范

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现状,制定了的《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修订)》和《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校本教材建设管理规定》,开足开齐文化基础课程,教材选用规范。德育课、文化基础课采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教材。

3.3教师培养培训

3.3.1校本培训紧常抓不懈

一是有计划地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制定了《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师徒结对方案》,根据方案,开展了师徒结对工作。

二是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发挥骨干教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组织我校20余名教师参与国培提升学习。

3.3.2业务学习常态开展

学校对各教研室有明确的专题研修要求,各教研室、教研组每两周结合教研活动开展业务培训,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和考纲等进行专题学习研讨。积极组织公开课、汇报课活动,组织新进老师汇报课和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示范课。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规范运行

一是强化日常教学管理。以细化常规教学管理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加大检查力度,坚持一日课堂教学分层检查。分管教学的校长助理、教务科长、教务工作人员和各教研组每天都对各班课堂教学进行巡查,每天公布教学检查情况,确保正常课堂秩序。

二是加强学生学业考核管理。为创造良好的教风学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江西省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管理暂行办法》。

三是考核教学计划落实。除不定期检查外,教务处在期末组织教研室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督查,确保了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部门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齐全。

四是开展评教评学。采用学生评和教务查两种方式检查教师教案、上课情况、作业批改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反馈,使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对教学工作起到了监督和激励的作用。每学期都会组织各班多名学生参与评教,教师全员参评。

3.4.2教科研管理成效显著

一是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室积极组织公开课、汇报课活动,上半年校级公开课上学期共计26节,听课人数为455人次;下学期共计32节,听课人数为560人次。

二是参加各类竞赛。①校级公开课比赛,各专业共派教师代表11位,积极参赛,以赛促教;②参加2021年新余市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工匠心向党青春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4个。

3.5德育工作情况

一是创新德育工作举措。突出重要地位,着眼长远长效,专门成立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召开了首次德育工作研讨会,积极探索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模式,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办法,严肃校风校纪,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规矩意识和契约意识。充分发挥宣传栏、电子屏、禁毒教育基地、道德讲堂等主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治、禁毒、预防校园欺凌、扫黑除恶等主题宣传教育,正面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是发挥活动育人成效。充分运用各种活动载体,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组织学生参加了“爱护校园志愿者活动”、“儿童福利院志愿义工”、“养老院关爱老人活动”、“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下乡”等活动。结合年度优秀团员团干评选、学生会竞职演讲等,培养学生看齐意识、争先争优意识,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注重办学特色,开展大小活动40余项,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有力宣传和展示了学校发展成果和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

3.6党建情况

3.6.1基本情况

我校党支部党建工作在上级党委的关怀指导下,组织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讲话精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主题,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立新”要求,推进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了党员干部和师生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理论素养,中职校师生员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了高度一致。

1、党支部现有党员15人,入党积极分子10人。

2、紧抓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主题党日、党小组会议,宣传党的中心思想,学习党史,开展不同形式的座谈会。

3、做好每次的党员发展工作,对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谈话,对每个阶段的入党人员进行培训。做好收缴党费工作,当期向党员公布党费收缴情况,写好每位党员的党费证。

4、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对党员进行思想和纪律教育。负责受理党员和群众的来信来访,党员的申诉和控告,考察了解受处分党员改正错误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组和教育工作。

5、收集和整理党员的模范事迹材料,向支部委员会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

6、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对党的认识,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努力创造条件向党组织靠拢。

3.6.2重视理论学习

1.政治理论教育。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党规国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每个月都组织支部委员会宣传党的思想,每三个月组织支部党员大会重温入党誓词,要不断学习党史,每周学习强国的材料阅读学习,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习贯彻新党章和党的六中、以及“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了全体教职工参加的党史知识竞答。

2.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主要包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党的建设基本理论,党的组织原则,党内生活的基本制度、规定,党的历史,红色文化等。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增强党性观念。

3.继续抓好廉政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党的优良教育同时,加大党风党及教育的力度,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细节管理,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落实,突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效,结合实际,各项工作公开透明,监督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全面从严治党意识,提高了党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

5.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3.6.3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

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建设为抓手,以实现“六好”为目标,充分发挥“一支部、一阵地、一堡垒”作用。强化组织建设,认真督查基层党组织对照标准夯实基础、对照标杆改进提升,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进一步融合发展。

1.“党建+疫情防控”。为深入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新余市委、市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和通知要求,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导协调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建立党员服务队,日夜坚守保卫学生平安。

2.“党建+志愿服务”,党支部把主题党日活动的中心建立在党员坚守志愿服务第一线,全体党员赴养老院看望老人,颐养之家,慰问颐养之家的老人,帮助老人打扫、整理颐养之家,宣传党的理念,赴红色纪念馆,到实地学党史。

3.“党建+教学教研”,不断要求老师自身提升、学习党史,壮大双师型队伍,积极参与信息化技能大赛。

4.“党建+安全稳定”,党支部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以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危化品安全、电气火灾安全为重点,从源头上防控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班级进行安全宣传演讲,开展主题班会,提高同学安全意识。

3.6.4活动开展

为了提高思想基础、抓好党史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支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对全校广大师生持续深入地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活动。

1.2021年3月开始学校开展多次红色文化讲座,通过老师讲述红色经典故事,感受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气概,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

2.2021年4月开展“学党史、见行动”活动。支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并且要求所有党员书写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3.2021年4月组织观看红色党史电影《八佰》,引导党员深入了解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

4.2021年5月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党史讲座。从共产党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向师生介绍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欺凌、屈辱,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翻身做主。

5.学校组织支部干部人员和思政老师到江西工程学院学习市长徐鸿讲党史、上思政课的讲话。徐鸿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活的教科书。

6.组织老党员和新党员交流党史心得活动。以座谈会的形式谈谈大家近期对党史学习的收获,提出自己的见解。

7.在学校挂学党史的宣传标语,提醒全校师生学习党史、勿忘党史,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8.开展党史学习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所有党员说出自己所学当时收获以及不足之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书记对近期学习进行总结。

9.对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以及学校干部发放书籍《党的基本知识读本》。书本发到位,学习学到位,定期进行书本笔记检查。

10.党支部书记召集学校优秀班主任、思政老师、优秀学生开展红色教育座谈会。对讲述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等进行了多维度多侧面主题研讨交流。

11.组织学生、教师党史知识竞赛,努力营造“学党史知识,庆建党百年”的良好氛围。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学习、刷题,一起学习,融入生活。

12.开展“学习党史、展望未来”活动,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党史学习后写下给2035年自己的一封信,这一封信学生写下了对自身的要求,也写下了对未来的期盼,这封信将激励学生前行。

13.到实地,学党史。建党100周年,向革命先烈学习优良传统。由校长助理和党支部书记组织,带领学生、教师去罗坊纪念馆重温罗坊会议,感受会议精神,学习革命先烈精神。

14.2021年3月29日开展建党10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活动。这一场比赛呼唤起了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与浓浓的爱国情。

15.2021年4月14日组织抵御非法宗教传播宣讲大会。弘扬科学精神,反对邪教,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

16.2021年5月10日组织红五月合唱。为了进一步展现爱党爱校的伟大情怀,造就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举办“我爱我的祖国”合唱比赛。

17.2021年6月5日开展关爱老党员活动,支部书记到每个办公室慰问老党员,与老党员促膝长谈。

18.组织全体党员收听观看“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新党员王波老师表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

19.我校召开“光荣在党50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为受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支部颁奖。

20.开学在即、安排党员校门口值班。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飘扬,让党员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在开学期间安排党员轮流值班值班人员监督校门口的体温检测及学生入校秩序

21.中秋来临之际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桐林村颐养之家慰问、看望老人。

22.重阳佳节前夕,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宠江颐养之家给老人送去关怀。

23.组织全体党员赴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参观学习,听讲解员讲解每一个历史部分,学习党史。

3.6.5党员履行的权利与义务

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权利,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党支部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规定,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并为党员行使权利创造必要的条件。发挥党员在学校教师中的主导作用。

一、组织参加党的活动

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党员参加党的各项活动上,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等,保证党的思想统一和组织统一,使每个党员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严格组织关系

党员的组织关系是党员身份的证明。党员的工作经常变动,党员流动后要按规定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手续,凭组织关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组织应按规定做好党员的党籍管理工作。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健全党风。

3.6.6教育管理党员的主要形式

一、集体谈话

集体谈话是指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对个别党员进行重点批评、帮助的一种党内教育管理形式。一般通过事先商议,使参加谈话的所有党员都明确谈话的对象、谈话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做好发言准备。由书记或组织委员宣布谈话的内容、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其他委员先发言。各委员谈话发言要紧紧围绕中心,切中要害、有的放矢,避免谈话内容走题。谈话结束前,要提出具体要求,并督促完成。

二、单独谈心

单独谈心即个别教育是引导解决问题的一种管理形式。一般通过事先调查研究,分析和找准教育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确立教育的内容和具体步骤,并提前通知对方。对比较严重的问题,要态度严肃,开门见山指出问题及造成的影响后果,使教育对象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思想上产生高度重视;对一般性问题,可在较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使对方感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谈话要坚持原则,注意教育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要摆问题、讲道理,用正面的道理教育引导对方,切忌随意训斥。同时,谈话要有原则性。

三、民主生活评议

民主评议党员是对党员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组织民主评议时,一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党员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民主评议中要解决的问题,讲清民主评议的目的和要求,营造民主求实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引导,既要防止不敢批评的“老好人”,又要防止个别人员泄私愤。同时,对评议的意见建议,支部要认真加以分析,分类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布,不断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党员队伍建设。

四、目标引导

目标引导法就是要求党员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党员义务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目标,通过定期检查与考核,来督促、引导和激发党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做工作。起到党员的先锋作用。

五、活动凝聚

就是通过组织党员开展“创先争优”的主题活动,革命圣地参观活动,使广大党员平时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来,树立优秀党员的模范形象,把党员培养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做到党建工作与教学改革发展“两结合、两促进”,使党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六、典型激励

发挥榜样力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培育先进党员典型,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橱窗等宣传阵地,开辟专栏宣传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使全体党员在典型的带动下比、学、赶、帮、超,为加快学校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6.7抓好党员管理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进一步抓好作风建设

引导教育党员发扬实事求是、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维护和塑造党的光辉形象。勇于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敢于同败坏党风的言行作斗争。只有这样,党的形象才能更加光辉,党的战斗力才能更加坚强,党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加雄厚,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二、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

(一)要建立经常性教育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是党员发挥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党支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员学习教育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

(二)要将党员教育管理融入党建活动之中,以开展深入扎实的党建系列活动来不断丰富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内容。三是要把加强领导作为党员管理工作的关键,认真贯彻“党要管党”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履行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

(三)进一步抓好党员发展工作

(1)严把入口关。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自愿申请的原则,严格坚持发展党员的有关程序,严格考察,保证党员的质量,保证党组织的神圣与威严。

(2)疏通出口关。要坚持把民主评议党员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结合起来,对不合格党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帮教责任制,指定专人进行帮教,限期改正,扎实做好其思想工作。要求党员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经营和管理知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彰显职教特色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学校在原有合作企业纬创资通公司、美的集团、大陆集团、贝瑞思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吉安县医院、吉安县中医院、吉安县中医结合医院合作基础上,今年更是与明珠幼儿园、渝水十小附属幼儿园、河下镇中心幼儿园、分宜县中医院、新余市北湖医院、新余市银河医院、博硕科技、得物APP等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教学需要和企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由理论或实训教师带队进行现场教学、现场管理、现场模拟、现场动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工作的性质,了解工厂的工作制度。通过操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边实践边学习,学生把自己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毕业后迅速进入到工作状态,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各专业对口实习就业,办校以来,我校发展培养思路紧跟市场。

2021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56%,稳定率稳步上升,对口就业率98%。2021年幼教专业学生安排在新余市区各公办幼儿园;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就业在得物APP、苏州方正;数控专业和太阳能专业安排在瑞晶太阳能义乌分公司、汽修专业在一汽大众广州分公司、计算机专业在苏州方正。各专业都根据所属专业特点安排在相关专业实习就业,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保证了学生就业稳定率高水平。各专业都根据所属专业特点安排在相关专业实习就业,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保证了学生就业稳定率高水平。

近几年来,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互兼互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企业用工与人才需求,以订单形式与学生签订用工协议,分批次派教师下企业锻炼,邀请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及骨干授课,用企业实操加强实训教学,强化教学管理,从而要求学生以企业实际产品生产,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技能,通过产品真实加工和虚拟仿真等手段充分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训项目案例,企业产品加工营造真实生产场景。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用工零对接要求,达到了企业用工标准要求。

学校选择了多家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各实习基地都能提供充足的岗位满足学生实习需要。

4.2学生实习情况

在顶岗实习工作实施方面,我校做到了任务明确。即提前制定好顶岗实习计划,实习结束时完成工作小结。

细化管理。安排校外顶岗实习之前,召开实习动员会。由校招就办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由用人单位介绍单位概况,顶岗实习之前,与企业签订好双方合作协议。同时学校领导在实习期间检查和督导带队指导老师和就业校企合作负责人的工作情况。

责任到人。实习期间,各实习单位负责人,必须及时听取和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认真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做到档案齐全,查阅方便,上报及时,符合各项检查要求,定期走访用人单位,配合企业管理人员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严格考核。学生实习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了规章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实行。在工作开展方面,做好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制订实习计划,开好实习动员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实习心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招就办领导在实习前实地考察各实习企业,了解企业工作、生活环境,敲定各个细节,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实习过程中安排好带队老师负责学生在外实习情况,与企业负责人一起帮助学生完成实习。同时学校领导定期到实习所在地进行检查回访,督导学生实习工作。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由企业人事部门与实习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共同考核评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毕业考核,让实习真正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我校建校26年,作为新余市老牌中等专业学校,在全省职业教育院校集团化办学中发挥着带头作用。开办了省内领先的航空服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等优质专业,实现了“高就业”、“高薪资”、“高素质”三高的职业教育模式,整体提升了我市职业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在前期集团化办学试点的基础上,在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集团办学活动,创新组织与管理形式,突破校际壁垒,推动集团内各学校一体化发展,学校对新余市发展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各专业毕业生备受各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且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5.社会贡献

5.1实现四个专业的中高职对接,重视人才培养

学校自2019年以来,先后与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实现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和幼儿保育专业的中高职对接。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对就业岗位的要求,结合中职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建立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5.2社会服务

学校团委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爱护校园志愿者活动”、“儿童福利院志愿义工”、“养老院关爱老人活动”、“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下乡”等学生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日趋常态化。学校党委积极组织党员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村镇、社区进行文明劝导、值班巡守等志愿服务活动,多次前往学校周边的颐养之家,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学校是民办教育集团单位,办学经费有稳定来源,教学所需经费有保障。

6.2政策措施

为保障学校工作有序正常开展,学校制定多项制度全面规范各项工作。2021年,学校调整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度党的建设工作要点》、《2021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管理暂行办法》、《职称评聘申报推荐管理办法》、《岗位晋级管理办法》等文件,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日常管理,促进师生行为规范;表彰优秀团干班干及三好学生、下发违规学生处置文件,促进了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制度化。

7.特色创新

7.1坚持德育为先,奠好学生成长之基

一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德育为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大力开展学雷锋、祭英烈、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属地公安机关加强合作,向学生开展法制、禁毒、传染病防治等主题讲座教育。注重制度管理引导,充分发挥学生操行量化考核等办法规定的激励约束作用。积极搭建载体平台,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班级拔河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集体意识;组建了礼仪队、书法协会、跆拳道协会等多个社团,发挥了活动育人作用,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7.2坚持质量为上,搭建学生成才之梯

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以数控专业为试点逐步推进理实一体化改革,打破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界限,大幅增强学生实操能力。广泛开展各类教学特色活动。新进老师汇报课和专业技术人员示范课的开展已成常态,为各专业教师教学探究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坚持“教学相长”“以评促教”,推行学生网上评教,有效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提升了课堂教学管理水平。

精心组织“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及校园技能文化节两大特色品牌活动,参与人数多、活动规模大、专业涉及范围广,拓宽了师生技能比武平台,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教学实效。

7.3坚持就业为本,畅通学生发展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校以服务新余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我校与美的集团、得物APP等多家大型企业国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式培养,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平台。安排学生到瑞晶太阳能等多家本地企业教学见习和顶岗实习,缓解了企业临时用工问题。在校内举办多场专场招聘会,吸引众多企业来校招揽人才,为毕业生就业开辟多个绿色便捷通道。许多学生进入江浙和珠三角地区大中型企业就业,凭着扎实的理论、熟练的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迅速成长,成为企业骨干和技术能手。

畅出口方能旺进口。随着办学质量、社会声誉的不断提高,国家及省市区利好政策的实施,学校招生就业出现形势两旺的喜人局面,招生人数屡创新高。2021年学校持续招生火爆,为保障教学品质,暑期再次提前停止进生,共招收全日制学862人,圆满完成学校招生计划任务。根据形势变化,结合当前政策环境,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学校按照“降成本、化风险、保规模、提质量”的基本原则,进行招生改革,组建专职招生团队,学校逐步迈入依据专业标准、师资、实训条件进行计划招生的新阶段。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是教学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继续提高。

二是师资方面。师资队伍的结构、质量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当前严格控编的情况下,专业教师特别是紧缺专业教师的招聘困难重重。顶岗实习期的调整,以及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短缺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问题显得尤为明显和突出。

三是招生方面。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学校招生形势逐步稳定,但随着职业教育办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学校也为提高生源质量严格控制进生,对招生又是新的挑战。

四是校企合作方面。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学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加上尚没有较完善的激励性政策,影响和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发展,校企合作办学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8.2改进措施

一是完善教师培养培训长效机制,继续强化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加强公开招聘专业教师,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招聘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优化师资结构。通过提高薪资待遇,公开招聘解决部分紧缺专业师资。合理聘用部分专业教师,减轻师资不足压力。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转型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作用。

三是完善招生工作制度。面对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全校应树立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招生工作的竞争现状,群策群力积极应对招生存在的问题。根据人才需求和办学实际,科学合理制定招生方案,稳步实施招生改革制度。

四是强化校企合作。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企联合培养订单班,密切与本地企业的联系,加大教师下企业的实践力度,抓好顶岗实习工作,推进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