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官网简介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学校,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建。学校是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贵州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省文明校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学校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连续荣获优秀等次。办学60多年来,共培养学生7万余人,形成了“红色基因传承、仁心仁术育人、中西医并重、医康养结合”的办学特色。

一、校区概况

学校坐落于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学城,总投资23亿元,占地面积1290亩,建筑面积59.79万平方米,属遵义市人民政府“交钥匙”工程。学校建筑突出红色文化元素,兼具黔北民居风格,系部楼宇文化各具专业特色,医学人文氛围浓厚。

二、专业建设

学校设有6个教学系2个教学部(院),23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为国控专业。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国家财政部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药学专业是中央财政以奖代补重点建设专业,中医专业获批贵州省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临床系获批省级校企共建基地。获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立项8个。获省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20项(含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项目9项(含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有省级骨干专业5个,有省级教改项目39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开放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级专业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和标准化教研室50个。

三、人才培养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普通高考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专升本录取人数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均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护理执业资格考试、公共营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在95%以上,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过关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教师获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贵州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获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获贵州省职业院校教师组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学生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全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金2银1铜,获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四、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7人,生师比为15.84:1。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40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6.86%;正高职称96人,副高职称41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6.34%。兼任教师15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6.76%。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有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职教名师3名,省级大师工作室2个,黔匠工坊1个。贵州省“十、百、千”层次创新人才11人,全国中医药创新人才骨干1人;省、市级名老中医14人,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11名。获评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单位。聘请了全国政协常委、国际核能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师分会会长巩西启教授,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主任委员尹岭教授等专家为学校荣誉教授,指导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校是贵州省职业教育服务产业链中“健康医药”牵头院校和“健康医养”参建院校。已建成科技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益养苑等创新创业平台。有省级中医健康服务开放实训基地、省级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项目)、省级资质法医司法鉴定所、省级实验用兔养殖基地、贵州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等科教研与社会服务基地9个。获“贵州省中医师承教育大师工作室”“贵州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遵义市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等省市级平台授牌8个。重点围绕中医康养、新型妆食药食研发、慢病照护、肿瘤防治等领域,开展医教研产一体化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

“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产出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1篇、专利和标准132项,科技成果转化间接经济效益约16亿余元。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国际合作二等奖1项、贵州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贵州省护理学会科技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

六、校园文化

依托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弘扬“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红医精神,打造“铸红医魂、育医者心”的红医文化,构建“134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医卫人才,育人成效明显。教师获全国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全省高校军事课技能大赛高职高专组一等奖。近三年,先后有2000余名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志愿者服务,6000余名师生战斗在抗疫一线,85人赴鄂驰援。学校师生同心抗疫事迹被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宣传报道。

学校有校史馆、中药标本馆、生命科技馆、中医文化馆。精心打造了“思泉讲习堂”“龙思泉志愿服务队”“国防教育思泉班”3个文化育人品牌。学校是遵义市遗体器官捐献接收站。学校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遵义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有国家级志愿服务团队2个、省级志愿服务团队11个、校级重点志愿服务团队2个。

七、对外交流

学校与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师范学院联合开展本科教育。与国(境)外医药类院校及企业交流合作紧密,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提升教育对外开放办学力度和水平,与日本、老挝、泰国相关院校及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坦桑尼亚等国进行研修、访学。2020年,学校获批国际学生招生资格,建有设施完善的国际教育学院。自2016年起,承接上海中医药大学对我校的帮扶,在师资、科研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八、校企合作与校院合作

学校现有直属附院3所、非直属附院3所、教学医院8所,校院(企)合作教学实习基地204家。与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江津区中医院、广东小奇灵药业、杭州贝康健康科技集团、贵州一树药业、贵州百灵制药、遵义贝齿口腔医院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和定制班培养,探索多种合作育人模式。与遵义市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合作建成了混合所有制康养护项目——益养苑。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实施“健康贵州”的战略规划,抓住我省“大健康、大医药”的发展机遇,继续优化专业设置,走产学研融合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升格为普通本科医学院校。

校库网客服座机:0797-5555304

校库网客服电话:15779002288

联系校库网,一对一人工客服,解答您的求学问题。